设为首页 学校主页
阅读新闻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师代表赴北京开展学科专业调研

日期:2025年08月10日  作者: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复审:孟彩侠    终审:汪承志  点击量:[]   来源:教学管理办公室

为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7月25日至7月31日,重庆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秦燕、周宏光在系主任杨延梅教授的带领下,赴北京开展了学科专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覆盖高校、科研院所、科普基地及企业,主要包括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环科院”)、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以下简称“军博”)、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单位,旨在学习、考察、交流先进的办学经验与科研科普的创新模式,为学科专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北京交通大学调研期间,重点围绕环境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和环境功能新材料的开发应用与交通工程全生命周期碳核算等方面的议题展开交流与讨论。北京师范大学调研期间,重点围绕环境工程、生态工程、绿色低碳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更新、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与激励机制、科研团队建设与成果转化、学科交叉融合以及服务国家和地方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等议题展开了广泛探讨和细致沟通。

北京师范大学调研时,教师代表们还实地考察了其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实验平台等。通过现场观摩和亲身体验,调研团成员对其实验教学条件建设、科研基础设施配置以及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等方面有了直观而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在新工科背景下,如何将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传统环境专业深度融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环境人才的经验做法有了深刻印象。

在中国环科院,重庆交通大学调研团重点考察了研究生院、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与研究中心、土壤与地下水生态环境研究所、减污降碳协同创新中心等部门。中国环科院综合实验中心内的中韩大气环境联合研究实验室、中美大气颗粒物电镜分析联合实验室中,国产化的大型仪器设备在各项任务中发光发热,打破国外垄断、自主创新,取得优异成绩;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各项研究成果更是应用到了嘉兴南湖、太湖、巢湖、洱海等大型湖泊的修复治理中,为美丽中国建设添砖加瓦;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的全国移动源环境监管平台中,超500万辆柴油货车的在线实时监控,让调研团队惊叹不已。

在与中国环科院各部门代表的座谈交流中,重庆交通大学调研团深切感受到这家生态环保领域头部科研机构在建设发展进程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其不仅为生态环境部相关政策的起草制定、落地执行提供了有力支撑,更在关键技术攻关、科研平台搭建及人才梯队培育等方面展现出扎实稳健的布局。走进研究生院,“产学研用” 一体化培养体系下,生态环保专业人才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应用的全链条成长路径清晰可见。这里持续为行业输送的高素质科研力量,已成为守护生态环境的中坚力量;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与研究中心的科研工作者们带领团队成员及研究生,扎实支撑了生态环境部环境健康与风险评估、新污染物监测评估等 重点工作;减污降碳协同创新中心则紧扣 “双碳” 目标,在能源结构优化、产业低碳转型等领域形成多项研究成果,为国家生态环保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技支撑。各部门的协同发力,不仅彰显了中国环科院在生态环保科研领域的引领地位,更让调研团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对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核心驱动作用。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为交通运输部直属一级事业单位(公益二类)。规划院以“交通强国、规划先行”为宗旨,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支撑交通强国建设为使命,着力打造一流高端专业智库和服务行业发展的一流特色科研国家队,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环境资源所主要开展交通运输绿色发展战略等研究和技术服务,承担绿色交通规划编制等任务。重庆交通大学调研团在了解规划院情况的基础上,重点与环境资源所的代表展开座谈。双方介绍了各自在交通与生态环保领域的工作情况,达成了后续包括党建、项目合作、课程教材共同修订等方面的合作意向;双方就“凸显交通特色,交叉融合发展”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中国科学技术馆常设展览以参与、体验、探究的形式,培养公众对科学的兴趣,搭建公众与科学沟通的桥梁,弘扬科学精神、启迪科学思维、传播科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助力构建创新生态和创新文化。重庆交通大学调研团主要考察了“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挑战与未来”主题展厅。老师们亲身感受了中国科学技术馆科学传播的形式,体会了其科学传播的魅力;老师们对其中的新能源、5G连通社会等板块印象颇深,认识到学科专业的智慧化转型是必然的。

军博具有丰厚的红色资源,是弘扬光荣革命传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平台与富矿。军博在陈列形式上包括叙事型的军史陈列、器物型的兵器陈列、美术型的艺术品陈列、科普型的科技陈列等。军博拥有一支训练有素、技能出众、服务规范的讲解员队伍,为部队官兵深刻解读“人民军队党缔造,人民军队党领导”的血脉传承,筑魂育人;为社会观众生动讲述“人民军队人民爱、人民军队爱人民”的鱼水深情,增强国防意识。重庆交通大学调研团切身感受了军博的科学传播形式,深刻认识到科技在国家安全和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增强了崇尚科学、投身国家建设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重庆交通大学调研团观摩了由生态环境部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承办,以“美丽中国·科技护航”为主题的2025年“我是美丽中国讲解员”总决赛。“我是美丽中国讲解员”是生态环境部打造的品牌性科普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11届。本次比赛是活动更名后的首届总决赛,十位讲解员从全国2600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从传播生态环保知识到弘扬生态文明理念,从讲述生态环保故事到引领绿色高质量发展,神州大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已然深入人心。调研团亲身感受了生态环境科普盛宴的魅力,今后结合环境学科专业将继续发挥重庆交通大学在科普方面的优势。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规院”)是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二级子企业,在我国公路交通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依托国家交通基础设施的大发展,公规院实现了从单产业点到全产业链(规划策划、可行性研究、投融资、勘察设计、工程建设、运营维护、资产处置)、从国内到国际、从公路到大土木行业的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全过程一体化咨询服务产业格局,成为了中国桥、中国路、中国隧品牌的主要打造者之一。重庆交通大学调研团了解了公规院情况。重点与中交集团绿色低碳发展研究中心的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双方代表介绍了各自在交通、生态环保、绿色低碳等方面开展的工作,并达成了今后将在党建、项目合作与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合作的意向。

此次北京之行,重庆交通大学调研团成员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不仅开阔了视野,汲取了先进理念,更明晰了自身在学科专业建设中存在的差距与努力方向。下一步,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将认真梳理和消化吸收调研成果,结合学科专业“交通+环保”的发展定位,紧密对接国家“双碳”战略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重大需求,在课程体系优化、实践平台构建、科研团队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改革实践,力争推动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生态环境领域专门人才贡献力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