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至24日,首届全国透明岩土与工程学术研讨会在江苏省溧阳市举行,本次会议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环境岩土工程分会指导下,由山区土木工程安全与韧性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重庆大学溧阳智慧城市研究院、重庆市土木建筑学会等单位联合承办。会议聚焦新时代背景下岩土工程领域透明岩土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前沿技术和实践经验,旨在为从事岩土工程与透明土等新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机构间的学术研讨提供平台。
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重庆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山东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长安大学、广西大学、河北工业大学、苏州科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新疆农业大学、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70余名专家学者、研究生和企事业单位代表线下参会。河海学院岩土与地质工程系曾彬副教授、水利工程博士研究生代磊参加了此次会议,并与参会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
会议期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举行了透明岩土技术创新专家团队成立大会,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刘汉龙教授受聘为专家团队名誉主任,我校河海学院梁越教授受聘担任专家团队副主任,曾彬副教授受聘为专家团队成员。


刘汉龙教授为大会致词,并以“多功能透明土模型实验系统研发及其应用”为题作主旨报告。大会设置了3个会场,通过50余场学术报告,共议透明岩土技术在岩土与地下工程灾害领域的创新应用与持续发展路径。
我院曾彬副教授以“透明硬岩相似材料配制及其应用研究”为题作特邀报告,博士研究生代磊在分会场作了题为“管涌侵蚀的演变特征:来自透明土模型试验的启示”的学术报告。主持人对精彩报告给予了肯定评价,与会学者们在汇报结束后与代表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展现了我院在水利工程领域的创新探索与学术积淀。


透明土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试验技术,能像医用X光机一样实现岩土体内部可视化。在测试过程中,具备不扰动、不介入、全断面、全过程、可视化、数字化等优点,为解决管涌、滑坡、泥石流、隧道塌方、地面塌陷等岩土与地下工程灾变防控提供了全新视角。此次参会不仅展示了学院在该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也为学院师生搭建了与同行交流合作的桥梁,对进一步提升学院学科建设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