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统筹推进城市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中国防汛抗旱》杂志社于2025年9月19日至21日在江苏南京成功举办第八届城市水安全与水管理学术交流会。本次会议以“更新城市水管理 全方位提升城市水安全”为主题,设立“城市洪涝灾害监测预报与风险评估”“城市洪涝过程高效模拟与灾害防控”“城市洪涝污协同治理理论与技术”“城水融合与城市供排水系统提质增效”等14个专题分会场,吸引了全国200余名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参会交流。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山地城市雨洪生态调控与智能预警团队负责人陈垚教授携博士研究生程麒铭、朱家悦应邀参加本次大会,并在分会场作专题学术报告。

陈垚教授在“城市洪涝过程高效模拟与灾害防控”分会场作题为《基于人工智能的城市内涝模拟与实时预警关键技术》的报告,系统阐述了团队在短临降雨精准预测、城市内涝高效模拟、内涝风险实时预警三大领域的创新突破。该研究通过构建AI驱动的全流程智能算法引擎,实现了短临降雨AI预报、洪涝模拟AI计算、风险动态AI评估的一体化应用,有效破解传统内涝治理中短临降雨预报精度不足、模拟效率低下、预警实时性差的三大技术瓶颈,为超大城市内涝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在"城水融合与城市供排水系统提质增效"分会场,陈垚教授再次作题为《城水融合视角下城市内涝智能预警与排水系统协同优化关键技术》的报告,重点介绍了团队研发的基于PPO强化学习的调蓄池实时智能控制方法,以及基于自主研发的GraphicSWMM代理模型的海绵设施布局优化技术。该研究创新性地构建了融合成本、洪控、碳排放的多目标优化框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重构城市空间与水文过程的协同机制,推动城水融合理念下的排水系统协同优化,为韧性城市建设提供了智能化决策支持。

会议期间,团队成员与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展开深入交流,围绕AI快速预报、水动力数值模型模拟、城市水灾害韧性建设等前沿热点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在全球气候变化与快速城市化双重挑战下,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破解城市内涝治理难题的关键抓手,本次交流会展示的创新成果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本次学术交流会不仅展示了我国在城市水安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更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深度对话,为推动城市水管理创新、构建现代化水安全保障体系注入了新的智慧动能。陈垚教授团队表示,将以此次参会为契机,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AI技术在城市内涝治理中的落地应用,为提升城市水安全保障能力贡献更多"交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