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通报表扬3起地质灾害成功预警案例,我校河海学院地质工程专业校友陈德龙(2006级本科生)、汪金才(2005级本科生,2009级研究生)凭借精准研判与果断处置,在巫溪县白鹿镇燕子村桥沟滑坡地灾险情中成功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用实干诠释了“明德行远,交通天下”的校训精神,为母校争光添彩!先进事迹受到了人民日报、重庆日报等权威媒体的广泛宣传报道。

作为重庆市地矿局208地质队的骨干工程师,陈德龙与汪金才始终扎根渝东北地质灾害防治一线,这片“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复杂区域,见证了他们十余载的坚守与担当。从课堂上的岩矿标本辨识、野外实习的翻山越岭,到如今风雨无阻的险情巡查,母校传授的地层分析、测绘勘探技能,成为他们破解地灾难题的“硬底气”。
2025年秋,巫溪县阴雨连绵,地质灾害风险陡增。10月17日,陈德龙与汪金才在巫溪县白鹿镇燕子村巡查时,发现村民屋后斜坡出现变形迹象。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丰富经验,二人迅速判定滑坡近期失稳的可能性大,当即启动应急响应,会同乡镇干部立即完成了滑坡影响范围内1户3人避险转移。3日后,斜坡发生局部滑塌,因预警及时、处置得当,成功避免人员伤亡。


这并非个例。此前汪金才校友在七蟒峡崩塌抢险中,顶着可能再次崩塌的风险,2天内完成现场降险排危调查与设计,助力项目20天内完成降险排危工程施工,保障了渝陕通道畅通;在无数个风雨交加的日夜,他们踏泥泞、攀危岩,用脚步丈量风险,用数据精准预警,将母校“以专业护民生”的育人理念融入每一次应急处置中。正如汪金才校友所言:“动力源于对生命的责任感,敬畏生命才能对地灾工作时刻小心,绝不掉以轻心。”

从重庆交大的林荫道到巴渝大地的山川河谷,陈德龙、汪金才校友始终践行地质人“三光荣”“四特别”精神,将“明德行远,交通天下”的校训刻进骨子里、落在行动上。他们扎根基层一线,用专业能力破解复杂地质难题,用责任担当守护群众平安,成为河海学院“培育实干栋梁、服务国家基建”育人成果的生动写照。
多年来,河海学院始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在地质工程等专业教学中,既注重理论功底锤炼,更强化野外实践能力培养,让“严谨务实、攻坚克难”的精神基因代代相传。从课堂到职场,从校园到一线,无数河海学子如陈德龙、汪金才般,在水利、地质、环保等领域默默耕耘,用专业之力服务社会、守护民生。
致敬两位优秀校友!你们以青春赴使命,用专业铸担当,为学弟学妹树立了榜样。愿全体河海人以你们为标杆,传承交大精神,深耕专业领域,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更多守护绿水青山、服务国家发展的精彩篇章!
【相关报道】
人民日报客户端:
https://www.peopleapp.com/column/30050563825-500007156495
新重庆-重庆日报:
https://wap.cqrb.cn/xcq/NewsDetail?classId=943&newsId=2452224&staticUrl=https%3A%2F%2Ft.cqrb.cn%2F5Y8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