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学校主页
阅读新闻

数字化建造技术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 专家学者在渝探讨

日期:2025年11月04日  作者:李志峰    复审:李锐    终审:叶四桥  点击量:[]   来源:河海学院办公室

10月31日-11月2日,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堆石混凝土坝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我市举行。围绕“堆石混凝土多场景融合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主题,230余名来自水利水电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堆石混凝土行业数字化的趋势与前景。

混凝土作为基建行业的重要原材料,其生产和使用过程一直面临着能耗高、效率低、环保压力大等问题。清华大学教授金峰介绍,堆石混凝土筑坝技术是一种用“堆石”和“自密实混凝土”相结合进行筑坝的工程技术。他表示,比起传统筑坝技术,这种方法能有效减少水泥用量,节省了施工成本,缩短了工期。这项技术还具有节能环保方面的显著优势,在降低水化热、取消简化温控和提升材料抗裂性能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金峰提出,堆石混凝土筑坝技术已在节能减排方面成效显著,数字技术的应用则为混凝土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未来还将通过研发智能化感应监测装备和人工智能施工装备,实现大坝建设的智能化、少(无)人化,推动混凝土筑坝技术向更高效、优质、环保方向发展。

据悉,截至2025年9月底,堆石混凝土系列技术已累计在我国300余座工程中应用,完成浇筑总量1000余万方,累计减少碳排放279.39万吨,堆石混凝土坝最大坝高已达100米。其中,重庆已建在建堆石混凝土坝10座、设计30余座。重庆交通大学也围绕百米级堆石混凝土建造技术开展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https://wap.cqrb.cn/xcq/NewsDetail?classId=1551&newsId=2466876&staticUrl=https%3A%2F%2Ft.cqrb.cn%2F4lN7E&RandomTime=1762085977512&RandomTime=176222484955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