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党建工作:巩固校级样板党支部建设成果;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党建品牌内涵建设。 2.本科教学与专业建设:完成给排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复评;推进专业特色课程教学内容的新工科改造1门、数字案例仿真1门、项目制教学试点1门,立项开展新工科教材1部;申报教学成果奖1项,建设新工科教材1门,市级一流课程验收合格,力争省部级学科竞赛金奖1项、专业学生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5项;就业率90%以上,考研升学率突破35%;专业集中实习比例大于80%,建设新产业或国家级实习基地1个,更新核心课程新工科体系要求,完成本科教学评估相关工作。 3.研究生培养与学科建设:支撑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及交叉学科建设,建好“智能水利”人工智能+学科群“水灾害智能预测预警”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50人,博士研究生4人;研究生SCI/EI收录论文10篇,获市级研究生科创项目2项,研究生获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1项、重庆市优秀学位论文1篇、校级优秀硕士论文1篇;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重庆市研究生教学教改、课程思政、案例库、导师团队、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质量工程项目1项。 4.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围绕国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等国家战略,承担相关国家级科技项目、雨洪管理重大工程项目3项,重点突破城市内涝灾害风险智能识别与径流调控技术、基于河流生态水文目标的城市雨洪调控技术、次级河流新污染物及微塑料污染治理技术等,为山地城市内涝防治、韧性城市建设、黑臭水体治理等提供关键科技支撑,推进学科建设内涵式发展,持续提升国内外学术影响力,支撑给排系在城市水利方向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处于领先水平。 5.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年轻教师1人;新增省部级人才1人;晋升教授、副教授职称2人。 |
1.党建工作:争创校级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力争申报重庆市样板党支部。 2.本科教学与专业建设:推进核心课程教学内容的新工科改造1门、数字案例仿真1门、项目制教学试点2门,立项开展新工科教材1部;申报教学成果奖1项,建设新工科教材1门,国家级、市级重大教改项目1项,力争国家级学科竞赛金奖1项、专业学生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20项;就业率90%以上,考研升学率突破40%;专业集中实习比例大于80%,建设新产业或国家级实习基地1个,更新专业基础课程新工科体系要求,开展2026版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3.研究生培养与学科建设:支撑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及交叉学科建设,建好“智能水利”人工智能+学科群顺利通过验收; 招收硕士研究生50人,博士研究生5人; 研究生代表性成果提质增量,SCI/EI收录论文12篇,获市级研究生科创项目2项,研究生获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2项,重庆市优秀学位论文1篇、校级优秀硕士论文1篇;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重庆市研究生教学教改、课程思政、案例库、导师团队、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质量工程项目1项。 4.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围绕国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等国家战略,承担相关国家级科技项目、雨洪管理重大工程项目4项,重点突破城市内涝灾害风险智能识别与径流调控技术、基于河流生态水文目标的城市雨洪调控技术、次级河流新污染物及微塑料污染治理技术等,为山地城市内涝防治、韧性城市建设、黑臭水体治理等提供关键科技支撑,推进学科建设内涵式发展,持续提升国内外学术影响力,支撑给排系在城市水利方向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处于领先水平。 5.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年轻教师1人;新增省部级人才1人;晋升教授、副教授职称2人。 |
1.党建工作:加强样板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党建品牌内涵建设;争创市级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 2.本科教学与专业建设:完成全部核心课程专业特色改造、数字案例仿真2门、项目制教学试点2门,立项开展新工科教材2部;国家级、市级实践教学基地2项,力争国家级学科竞赛金奖2项、学生获国家级荣誉称号1项;就业率90%以上,考研升学率突破40%;专业集中实习比例大于80%,建设新产业或国家级实习基地1个,专业新工科体系改造完成,新增专业牵头的国家级学科竞赛举办单位。 3.研究生培养与学科建设:支撑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第六轮学科评估力争进入C序列;招收硕士研究生50人,博士研究生7人;研究生代表性成果提质增量,SCI/EI收录论文15篇,获市级研究生科创项目3项,研究生获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2项、重庆市优秀学位论文1篇、校级优秀硕士论文2篇;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重庆市研究生教学教改、课程思政、案例库、导师团队、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质量工程项目1项;获省部级研究生教学成果奖1项。 4.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围绕国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等国家战略,承担相关国家级科技项目、雨洪管理重大工程项目5项,重点突破城市内涝灾害风险智能识别与径流调控技术、基于河流生态水文目标的城市雨洪调控技术、次级河流新污染物及微塑料污染治理技术等,为山地城市内涝防治、韧性城市建设、黑臭水体治理等提供关键科技支撑,推进学科建设内涵式发展,持续提升国内外学术影响力,支撑给排系在城市水利方向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处于领先水平。 5.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年轻教师1人;新增国家优青、青年长江等国家级人才1人; 新增省部级人才2人;晋升教授、副教授职称3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