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学院动态 历史沿革 历任领导 现任领导 机构设置 文化理念 学院徽标
  • 人才队伍
    队伍概况 教师信息 招贤纳士 博士后流动站 教师风采 校友风采
  • 研究生培养
    学科简介 导师队伍 培养环节 质量工程 学生活动
  • 本科生培养
    专业设置 培养方案 教育教学 实践活动 专业建设 学科竞赛 实验教学 实验安全
  • 教学系部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系 水利水电工程系 地质工程系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系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科研动态 合作交流 示范中心
  • 党群工作
    党委概况 组织机构 党建联盟 党校工作 工会工作 双创工作
  • 党建工作
  • 媒体声音
  • 学生工作
    学工概况 规章制度 奖助评优 学生活动 心理健康 招生就业
  • 信息公告
    学院信息 公开信息 文件下载 党务公开 院务公开
  • 招生就业
    研究生招生 本科生招生
  • English
    About Us Contact us Department Education Research Faculty News & Events
河海学院
旧版 收藏 搜索
招生就业 论文评审 教学评估 导师简介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动态
    • 历史沿革
    • 历任领导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文化理念
    • 学院徽标
  • 人才队伍
    • 队伍概况
    • 教师信息
    • 招贤纳士
    • 博士后流动站
    • 教师风采
    • 校友风采
  • 研究生培养
    • 学科简介
    • 导师队伍
    • 培养环节
    • 质量工程
    • 学生活动
  • 本科生培养
    • 专业设置
    • 培养方案
    • 教育教学
    • 实践活动
    • 专业建设
    • 学科竞赛
    • 实验教学
    • 实验安全
  • 教学系部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系
    • 水利水电工程系
    • 地质工程系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系
    •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 科学研究
    • 研究方向
    • 科研平台
    • 科研成果
    • 科研动态
    • 合作交流
    • 示范中心
  • 党群工作
    • 党委概况
    • 组织机构
    • 党建联盟
    • 党校工作
    • 工会工作
    • 双创工作
  • 党建工作
  • 媒体声音
  • 学生工作
    • 学工概况
    • 规章制度
    • 奖助评优
    • 学生活动
    • 心理健康
    • 招生就业
  • 信息公告
    • 学院信息
    • 公开信息
    • 文件下载
    • 党务公开
    • 院务公开
  • 招生就业
    • 研究生招生
    • 本科生招生
  • English
    • About Us
    • Contact us
    • Department
    • Education
    • Research
    • Faculty
    • News & Events
首页 学生工作 正文

2022年河海学院博士、教授“双福·行远”系列活动:陈垚教授讲解韧性应对暴雨内涝灾害

作者:文/邓雅徽 谭敏 图/邓雅徽 发布时间:2022-10-29 22:37 浏览:次

10月24日,河海学院于科学城校区A01425教室举行2022年“双福·行远”系列讲座之一:韧性应对暴雨——内涝灾害的山地城市内涝模拟与灾害智能预警技术,本次讲座由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系主任陈垚教授主讲。

118A5

 讲座中,陈教授从技术研究背景、主要科研成果和下阶段攻关技术三个方面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团队在城市内涝领域的研究情况。首先,陈教授就城市洪涝致灾的严重性和项目研究意义进行了讲解和评价,并指出城市内涝防治的紧迫性。接着,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了其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基于气象雷达信息的短时降雨预报技术、城市内涝模型参数自动率定技术,并基于此研发了城市内涝实时模拟技术,并通过智慧管理平台实现对城市雨洪的综合管理。最后分享了团队下阶段拟攻关的关键技术。他激励同学们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并且解释了MATLAB、Python等数学编程软件对于同学们在深入进行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同时向同学们强调了学习SWMM等专业软件的必要性。陈教授强调未来需将给排水专业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型产业相结合,实现“人工智能+给排水”,才能让我们城市的给排水系统更加便捷、更加智慧和更加安全,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134BA

 讲座最后,陈教授寄语同学们:“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手握奋斗接力棒,在本专业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肩负专业使命,做一名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1552B

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此次讲座增强了同学们对未来就业发展的信心以及对科研创新攻坚克难的决心,加深了对本专业的理解。

学生工作

  • 学工概况
  • 规章制度
  • 奖助评优
  • 学生活动
  • 心理健康
  • 招生就业

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66号

邮箱:hhxy@cqjtu.edu.cn 电话(Tel):(023)62652714

友情链接
河海在线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水电网中国水文化网中国环境资源网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