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学院动态 历史沿革 历任领导 现任领导 机构设置 文化理念 学院徽标
  • 人才队伍
    队伍概况 教师信息 招贤纳士 博士后流动站 教师风采 校友风采
  • 研究生培养
    学科简介 导师队伍 培养环节 质量工程 学生活动
  • 本科生培养
    专业设置 培养方案 教育教学 实践活动 专业建设 学科竞赛 实验教学 实验安全
  • 教学系部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系 水利水电工程系 地质工程系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系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科研动态 合作交流 示范中心
  • 党群工作
    党委概况 组织机构 党建工作 党建联盟 双创工作 党校工作 工会工作
  • 媒体声音
  • 学生工作
    学工概况 规章制度 奖助评优 学生活动 心理健康 招生就业
  • 信息公告
    学术信息 公开信息 文件下载 党务公开 院务公开
  • 招生就业
    研究生招生 本科生招生
  • English
    About Us Contact us Department Education Research Faculty News & Events
河海学院
旧版 收藏 搜索
招生就业 论文评审 教学评估 导师简介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动态
    • 历史沿革
    • 历任领导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文化理念
    • 学院徽标
  • 人才队伍
    • 队伍概况
    • 教师信息
    • 招贤纳士
    • 博士后流动站
    • 教师风采
    • 校友风采
  • 研究生培养
    • 学科简介
    • 导师队伍
    • 培养环节
    • 质量工程
    • 学生活动
  • 本科生培养
    • 专业设置
    • 培养方案
    • 教育教学
    • 实践活动
    • 专业建设
    • 学科竞赛
    • 实验教学
    • 实验安全
  • 教学系部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系
    • 水利水电工程系
    • 地质工程系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系
    •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 科学研究
    • 研究方向
    • 科研平台
    • 科研成果
    • 科研动态
    • 合作交流
    • 示范中心
  • 党群工作
    • 党委概况
    • 组织机构
    • 党建工作
    • 党建联盟
    • 双创工作
    • 党校工作
    • 工会工作
  • 媒体声音
  • 学生工作
    • 学工概况
    • 规章制度
    • 奖助评优
    • 学生活动
    • 心理健康
    • 招生就业
  • 信息公告
    • 学术信息
    • 公开信息
    • 文件下载
    • 党务公开
    • 院务公开
  • 招生就业
    • 研究生招生
    • 本科生招生
  • English
    • About Us
    • Contact us
    • Department
    • Education
    • Research
    • Faculty
    • News & Events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学院概况

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60年的重庆交通学院水道及港口工程系(水港系),1997年水港工程系改名为河海建筑工程系,2003年成立河海学院。60余年励精图治,踔厉奋发,学院始终坚持“人才培养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龙头、核心竞争力建设为根本”的发展战略,经过不懈努力,现已发展成为我国特别是西南地区重大水利水运工程建设的主要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工167人,包括正高级职称41人(二级教授11人),副高级职称59人。其中,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国家青年人才3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5人,重庆英才、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交通运输科技英才等28人次。建成重庆市教学团队4支、重庆市科技创新创业团队(群体)8支。特聘胡春宏、倪晋仁、钮新强、严新平、胡亚安、刘汉龙6名院士和30余名国内外著名专家担任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专家、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院开办有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和智慧水利共6个本科专业;拥有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土木水利专业学位博士点、水利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建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下的岩土工程、市政工程两个二级学位点;设有土木水利、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硕士点。水利工程学科为重庆市一流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为重庆市重点学科。现有在校学生3400余名,其中本科生24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逾1000人。

学院注重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创新意识强,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60余年来累计为国家输送了包括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香港工程院院士殷建华、全国水运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程泽坤、王晋、寇军在内的本科及硕士、博士毕业生近2万名。一大批校友已成为知名学者、科技骨干、企业名流、领导干部,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得到社会广泛赞誉。

学院建有国家一流课程2门,以及一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国家级省部级本科教学工程;建有国家级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交通运输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国家工程教育实践中心、重庆市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及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近90个校外实践训练基地。

学院建设有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江航运工程与智能航道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科技部、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等12个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平台;拥有300余亩实验基地,1000余台套仪器设备,总价值约10000万元,大型设备价值6000余万元。技术实力和软硬件条件雄厚,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提供了根本保障。

学院为我国水利水运领域的科技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有力支撑了三峡工程、长江黄金航道、平陆运河、西江高等级航运、澜沧江国际通航河流等国家重大水利水运工程建设,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70余项。近年来,依托“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交通强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在生态智慧航道、智慧港口建造与枢纽通航、极端气候下的交通地质灾害、巨型山地城市水灾害防治和交通环保与减碳等领域开展持续攻关,形成了学院特色和优势方向,为三峡水运新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重大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坚守“爱水知水·上善若水”的育人理念,河海人正朝着高水平“研究型河海学院”建设目标砥砺前行。我们期望在学院“十四五”建设与发展中,与社会各界更加紧密合作,共同为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2006年4月温家宝总理视察学院水利水运重点实验室

2021年12月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第十五届中央常务副主席、河海学院70届校友刘晓峰视察学校

通讯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66号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

邮政编码:400074

电子邮箱:hhxy@cqjtu.edu.cn

网址:http://hhxy.cqjtu.edu.cn

电话:023-62652714;023-62652718

传真:023-62650204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动态
  • 历史沿革
  • 历任领导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文化理念
  • 学院徽标

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66号

邮箱:hhxy@cqjtu.edu.cn 电话(Tel):(023)62652714

友情链接
河海在线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水电网中国水文化网中国环境资源网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