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性科研成果一:长江黄金航道生态建设关键技术
面对如何协调黄金航道等级提升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新问题,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下,基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维度揭示了全球黄金航道开发阈值及生态制约内涵,阐明了河流动力学-生境特征-关键鱼类响应机理,完善了长江黄金航道生态化建设理论体系。突破的关键技术:
(1)构建了涵盖开发强度、生态压力与经济效益的黄金航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判明长江干线航道承载力和可提升潜力。
(2)持续10年长江上游水-沙-鱼原型观测,明确了关键鱼类栖息地地貌异质性恢复关键参数,提出典型航道的鱼类生境修复与再造技术。
(3)揭示了航道整治结构-水流条件-生态友好的关联性,研发增强栖息地多样性的航道整治新型生态结构,研制水下铣挖环保型清礁新装备。
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等期刊、获2020年度中国科协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支撑《内河航道生态建设技术指南》团体标准以及《内河航道绿色建设技术指南》行业标准编写;应用于长江上游重庆朝天门至涪陵4.5m航道整治工程、中游荆江河段航道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获中国航海学会、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技一等奖,国家优质工程奖金奖。
代表性科研成果二:新水沙条件下三峡水库泥沙输移规律及航道整治技术
三峡运行形成长度超过600km的超大河道型水库,是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运输通道,对长江经济带、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针对三峡运行后新的入库水沙条件,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开展攻关,在超大河道型水库航运开发领域取得如下国际领先成果:
(1)发现超大河道型水库泥沙输移规律和分散淤积模式,揭示了三峡常年回水区深水航道迅速淤积平衡碍航和变动回水区消落期卵石推移质动态淤积碍航的机理。
(2)提出了保障常年回水区480km高等级航道畅通、变动回水区120km航道由3000吨级提升至5000吨级的航运效益拓展方案。
(3)攻克了三峡库区航道整治的三大技术瓶颈,实现了航道整治的试验观测精细化和整治技术环保化。
研究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19项,发表论文82篇(其中SCI/EI论文67篇),出版专著5部。创新成果应用于长江上游九龙坡至朝天门段航道建设工程、重庆至涪陵段4.5m航道建设工程等,显著促进经济腹地水运量增加,降低了通航安全事故率,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引领了我国内河航道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
代表性科研成果三:内河大水位差枢纽港智能建造及运维关键技术
针对我国长江上游大型枢纽港建设面临的大水位差(≥30m)、大流速(≥3.0m/s)、大水深(≥20m)等新型水文情势以及港区后方岸坡陡、起伏大、地灾频发等特殊地质条件,开展内河现代化大型枢纽港建设与运维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1)提出基于大桩柱-大跨度、钢-钢筋混凝土联合受力的全直桩框架码头新结构,首次研发水流荷载原位观测、码头结构静力-动力-疲劳特性等测试系统,提出码头结构-基础-岸坡一体化成套设计技术。
(2)提出精确感知、姿态识别与场景理解、轨迹追踪与三维场景还原、智慧监测预警为一体的内河大型枢纽港智能建造及运维技术。
(3)首创大水位变幅下拱形自浮升降式防船撞装置,独创动水条件下大型防撞带钢结构管件半潜式拼装装置及水下拼装技术。
成果成功应用于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标志性工程—我国最大的内河水铁公联运枢纽港“重庆果园港”,并推广应用至重庆万州、四川宜宾、贵州开阳等地10余座大型枢纽港,直接经济效益约22亿元。相关成果获得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6项,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10余项,主编地方标准2项,保障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建设并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代表性科研成果四:水利工程渗漏隐患多源协同探测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
我国水利工程数量众多,现有水库大坝近10万座,江河堤防超过30万公里,渗漏与侵蚀问题普遍发生,水利工程安全风险居高不下。针对水利工程渗透破坏机理复杂,存在渗漏隐患识别和定位困难,现有渗漏处置效果有限等技术难题,取得如下成果:
(1)创新发展了水利工程渗流侵蚀理论,揭示了水力侵蚀发展规律;
(2)提出了水利工程渗漏隐患的多源协同探测技术,开发了一套适用于堤坝渗漏进口和通道探测的三维层析扫描探测系统;
(3)研发了水利工程渗漏隐患的生态处治材料,形成了相应的施工工艺。
代表性科研成果五:极端气候条件下山区交通地质灾害减灾理论与技术
面对极端气候条件下山区交通地质灾害识别难、防治难和预警难的问题,揭示了极端气候条件下山区交通地质灾害形成机理,构建了山区交通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预警方法,完善了山区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体系,突破的关键技术:
(1)揭示了多因素条件下泥石流的演化机理,提出了风险评估方法,研发了小流域山洪泥石流监测预警系统。
(2)揭示了极端气候条件下多裂隙岩质边坡的失稳机理,提出了高陡边坡危岩体智能识别方法,研发了多维多层次高位危岩智能监测预警技术。
(3)揭示了地下水位骤变条件下覆盖型岩溶塌陷形成机理,提出了水气联合作用下覆盖型岩溶塌陷稳定性评价方法,研发了覆盖型岩溶塌陷智能监测预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