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学校主页
阅读新闻

学院赴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开展“产教研合作共建”调研

日期:2018年05月14日  作者:李东    复审:刘雪莲    终审:梁越  点击量:[]   来源:岩土与地质工程系

5月10日上午,河海学院院长助理叶四桥、岩土与地质工程系副主任谢涛、唐良琴、李东、余成、何晓英等青年骨干教师,前往重庆市地质矿产研究院进行“产教研合作共建”调研活动。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科研办主任刘洪,三所所长马磊、副所长陈思和九所所长、党支部书记陈立川等10位专家同行在煤田宾馆2楼会议室与调研组进行了“科研平台及野外基地合作共建”交流,并与我院在人才培养、基地共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领域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会谈中,三所所长马磊介绍了地矿院的整体科研、社会服务以及行业贡献等情况;地质环境室主任涂昌鹏博士介绍了国土资源部南桐野外基地的地质概况及建设情况;创新平台培育基地行政秘书徐洪博士介绍了国土资源部部级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及科研服务情况。陈思副所长表达了在矿山公园建设、生态旅游地质和地下水建模等方面希望能与我院开展合作的意向。马磊所长、陈立川所长等分别介绍了各自负责板块的业务情况,以及希望进行合作的领域和优先方向,希望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在地质灾害防治、监测预警、基础地质、环境地质等领域的研究中,以及两个部级平台的合作共建等方面加强合作,以充分发挥双方的潜力,在为各自人才的成长、合作提供平台的同时,共同努力为我市、乃至行业的地质矿产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刘洪主任邀请我院参与建设南桐野外观测基地以及国土资源部科技创新平台,力争在平台建设、科技创新领域取得高水平成果。

叶四桥教授向参会专家从发展沿革、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研平台、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学院及岩土与地质工程系的基本情况,对地质工程专业、岩土工程硕士点的情况做了详细说明;并基于同行们的介绍和合作需求,结合我院和岩土系实际,就近期可以立即开展的工作和远期可以加深合作的领域提出了建议。

随后,双方参与人员就共建科研平台、野外实践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午间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副书记刘东接见了调研组一行,并对可能的合作事项进行了探讨。

本次调研为双方加深和扩大合作提供了契机,为拓展我院、特别是岩土系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奠定了基础。近期将落实野外基地协作考察为地质工程专业实习、实践教学利用该地基打下了基础;同时通过互相提供清单的方式加强科技研发方向、科技奖励申报等领域的协调合作。并同意,待双方领导协商后,再行探索更多的合作方式,逐步扩大合作的领域和力度。会谈结束后,调研组向地矿院各位领导专家到我院洽谈合作和指导工作发出了诚挚邀请。

附注: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是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直属科研事业单位和技术支撑单位,前身为重庆煤田地质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具有近60年历史,主要从事页岩气勘查开发、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与勘查、地质灾害防治与治理工程、土地整治、实验测试以及科学技术研究等工作。现有职工680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300多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4人,高级工程师87人,各类注册资格人员80人,工程师300多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突出贡献专家、重庆市学术学科带头人、重庆市百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国土资源部百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和各类专家等40人。有国土资源部页岩气资源勘查重点实验室、外生成矿与矿山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研究中心)、重庆市页岩气资源与勘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页岩气研究中心)、国土资源部重庆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社会共享平台)、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5个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平台。近年来承担国家863、97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00余项,获得各类科技奖励45项,发表论文600余篇,获专利22项,出版专著32部。

三所和九所是地质矿产研究院的主要所室,并分别承担国土资源部南桐野外观测基地和国土资源部部级创新平台的建设任务。三所野外观测基地位于万盛南桐矿区,面积100平方公里,地形地貌、地质构造 、地层岩性、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类型齐全,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基地主要围绕采煤沉陷区的特殊地质环境、水文环境等背景,对“地下水环境变化规律”、“地面沉降演化规律”、“采煤引起的地面沉陷对滑坡危岩的影响”三个主要方向开展野外数据采集与科学研究,并向社会提供人才培养实践和科普辐射。九所创新平台则建设有重庆市地质灾害自动监测工程技术中心,为市国土资源局提供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服务、并在长江沿线十几个区县的地质灾害、消落带治理等定向科技和技术支撑服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