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环境质量管理与改善的关键时期,也是环境学科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机遇期。为加强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的广度、深度与精准性,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于5月29日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在北京召开了绿色转型与低碳发展研讨会暨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十四五”战略发展研讨会,同时邀请全国知名校友代表举行了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校友会成立大会。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学科体系建设始于1952年刘培桐先生创建的土壤地理学专业,自1982年环境科学研究所成立即开始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与全方位的建设工作。1982年建立环境科学硕士点,1991年建立环境科学博士点,1999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2001年建立环境工程硕士点,2002年环境科学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3年环境科学与工程成为国家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004年建立环境工程博士点,2008年环境工程学科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目前,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环境生态工程3个本科专业;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河流动力学,5个硕士学位授予点;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3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建立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多学科交叉的优势教学、科研团队,形成了以水环境过程与效应、水生态过程及效应、环境修复理论及技术、城市生态模拟及调控、湿地生境模拟与调控、环境评价规划及管理为主要特色的研究方向,承担了系列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为解决我国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在我国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长期处于领先地位,拥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陈光巨为校友会成立大会致辞,校友会范文霞秘书长宣读环境学院校友会成立文件,审议通过环境学院校友会顾问、理事会名单,并颁发聘书;优秀校友南京大学毕军教授讲话。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杨延梅教授作为理事会成员参会并接受理事聘书,河海学院教师秦燕作为校友代表参会。
针对“绿色转型与低碳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大学优秀校友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研究室主任苏杨、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李强子、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严刚、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贺强研究员贺强分别做了题为“生态文明、生态产业化与浙江故事”“农业遥感与大数据服务”“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的大气污染协同控制”“滨海湿地植被与生态岸线构建范式”的大会报告。
针对“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十四五’战略发展研讨”,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孙涛做了题为“环境学科发展及十四五规划设想”的报告,从环境学院的历史、现状和展望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书记沈珍瑶、院长崔宝山、副院长张力小、夏星辉博导、王煊博导等参加了会议与研讨。
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专家学者和校友代表进行了交流研讨。
通过派代表参加本次会议,加大了我校与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的联系,加强了与全国北师大优秀校友的沟通,为重庆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增加了交流渠道、增多了借鉴学习的机会,同时拓展了宣传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