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3日至8日,河海学院2021级地质工程专业学生,在王林峰、赖勇、祝晓寅、林军志、周鑫、曾彬等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先后赴巫山县、奉节县、万州区等地开展了第一阶段集中毕业实习。

根据实习方案,2021级地质工程专业毕业实习分为两个阶段,大四上学期期末完成第一阶段集中实习,以地灾防治工程为主;大四下学期开学时开展第二阶段集中实习,以隧道及地下工程为主。
在巫山县,同学们主要学习了边坡和滑坡治理工程,身临其境地感受了锚杆(索)、挡土墙、格构梁、抗滑桩等工程治理措施,实地测量了构件截面尺寸、排水孔距、施工缝留置等关键技术要点,结合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建筑物堆载、监测预警等具体情况,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复盘了各治理工程的治理逻辑。

在奉节县,同学们主要学习了复杂高位滑坡治理工程。现场有幸邀请到杨乐(地质工程2007级)、王国栋(地质工程2011级)两位校友专家,在他们的带领下,对奉节县夔州路商业大道高位滑坡进行了详细地介绍,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地质工程师应如何综合考虑地质条件、经济成本、环境影响等方面,提出合理的处治措施。此外,同学们还就专业领域的发展前景、就业环境、职业规划等问题与两位师兄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万州区,同学们主要学习了危岩崩塌治理工程。以万州太白岩公园危岩为对象,近距离感受了危岩崩塌的危害及主要防治措施,包括拦石墙、拦石网、锚杆/锚索、支撑柱等。通过现场教学,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了脚手架等措施费在高陡危岩治理工程中的比重,甚至可能比直接治理费都高。
至此,河海学院2021级地质工程专业毕业实习第一阶段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