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党建工作:完成重庆市样板党支部中期建设;做好校级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建设。 2.本科教学与专业建设:推进核心课程教学内容的新工科改造1门、数字案例仿真1门、项目制教学试点1门,立项开展新工科教材1部;申报教学成果奖1项,建设新工科教材1门,国家级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验收合格,力争国家级学科竞赛金奖3项、学生获国家级荣誉称号1项;就业率90%以上,考研升学率突破35%;专业集中实习比例大于80%,建设新产业或国家级以上实习基地1个,更新核心课程新工科体系要求,完成本科教学评估相关工作。 3.研究生培养与学科建设:支撑水利工程学科发展及交叉学科建设,建好“智能水利”人工智能+学科群“智能航道”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100人,博士研究生10人;研究生SCI/EI收录论文20篇,获市级研究生科创项目5项,研究生获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3项,获重庆市优秀学位论文1篇,校级优秀硕士论文3篇;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重庆市研究生教学教改、课程思政、案例库、导师团队、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质量工程项目1项。 4.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围绕国家“四横四纵”水运网建设等国家战略,承担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重大水运工程攻关项目8项,重点突破长江绿色航道建设理论技术、跨流域运河水生态安全保障与低影响开发技术、大型省水船闸建设与高效运行技术等,为长江黄金航道、西江黄金航道、平陆运河、澜沧江国际通航河流等国家重大航运建设计划提供关键科技支撑;持续产出一批高水平成果,提升国内外学术影响力,支撑港航系在内河航运方向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处于领先水平。 5.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年轻教师2人,其中海外高层次人才1人;新增国家优青、青年长江等国家级人才1人;新增省部级人才2人;晋升教授、副教授职称4人。 |
1.党建工作:完成重庆市样板党支部建设验收;做好校级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建设。 2.本科教学与专业建设:推进核心课程教学内容的新工科改造2门、数字案例仿真2门、项目制教学试点2门,立项开展新工科教材2部;申报教学成果奖1项,建设新工科教材1门,国家级、市级重大教改项目2项,力争国家级学科竞赛金奖3项、学生获国家级荣誉称号1项;就业率90%以上,考研升学率突破35%;专业集中实习比例大于80%,建设新产业或国家级以上实习基地2个,更新专业基础课程新工科体系要求,开展2026版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3.研究生培养与学科建设:支撑水利工程学科发展及交叉学科建设,建好“智能水利”人工智能+学科群顺利通过验收;招收硕士研究生100人,博士研究生11人;研究生代表性成果提质增量,SCI/EI收录论文25篇,获市级研究生科创项目6项,研究生获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4项,重庆市优秀学位论文1篇,校级优秀硕士论文3篇;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重庆市研究生教学教改、课程思政、案例库、导师团队、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质量工程项目2项。 4.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围绕国家“四横四纵”水运网建设等国家战略,承担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重大水运工程攻关项目9项,重点突破长江绿色航道建设理论技术、跨流域运河水生态安全保障与低影响开发技术、大型省水船闸建设与高效运行技术等,为长江黄金航道、西江黄金航道、平陆运河、澜沧江国际通航河流等国家重大航运建设计划提供关键科技支撑;持续产出一批高水平成果,主办国际学术会议,提升国内外学术影响力,支撑港航系在内河航运方向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处于领先水平。 5.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年轻教师2人,其中海外高层次人才1人;新增省部级人才3人;晋升教授、副教授职称5人。 |
1.党建工作:力争申报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力争申报市级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 2.本科教学与专业建设:推进核心课程教学内容的新工科改造2门、数字案例仿真2门、项目制教学试点2门,立项开展新工科教材2部;国家级、市级实践教学基地2项,力争国家级学科竞赛金奖5项、学生获国家级荣誉称号1项;就业率90%以上,考研升学率突破40%;专业集中实习比例大于80%,建设新产业或国家级以上实习基地2个,专业新工科体系改造完成,完成国家工程教育认证专业认证中期检查。 3.研究生培养与学科建设:支撑水利工程学科第六轮学科评估水利工程学科力争进入B+序列;招收硕士研究生100人,博士研究生15人;研究生代表性成果提质增量,SCI/EI收录论文30篇,获市级研究生科创项目6项,研究生获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5项,重庆市优秀学位论文2篇,校级优秀硕士论文4篇;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重庆市研究生教学教改、课程思政、案例库、导师团队、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质量工程项目2项;获省部级研究生教学成果奖1项。 4.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围绕国家“四横四纵”水运网建设等国家战略,承担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重大水运工程攻关项目10项,重点突破长江绿色、智能航道建设理论技术、跨流域运河水生态安全保障与低影响开发技术、大型省水船闸建设与高效运行技术等,为长江黄金航道、西江黄金航道、平陆运河、澜沧江国际通航河流等国家重大航运建设计划提供关键科技支撑;持续产出一批高水平成果,主办国际学术会议,提升国内外学术影响力,支撑港航系在内河航运方向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处于领先水平。 5.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年轻教师3人,其中海外高层次人才1人;新增国家优青、青年长江等国家级人才1人;新增省部级人才4人;晋升教授、副教授职称6人。 |